探索中国传统文化:了解24节气日历表的美妙世界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之时,春与秋季间的一段时令。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气候有很大关系。夏季,我们更要关注“春夏养阳”,养生。
“夏”的概念
“夏”即“暑”,是热,是“暑”的意思。暑是一种暑热症,暑是一种暑热症,是一种暑湿症,是人体暑热症的一种,其症状为:发热、头痛、口渴、胸闷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腹泻。
“秋”即“凉”,
“夏”即“热”,是一种暑热症,“冬”即“寒”,是一种“湿”症,表示寒冷程度大于暑湿症。
“春”即“温”,“秋”即“凉”,表示炎热程度大于暑热症。
“夏”即“热”,是一种“热”症,表示炎热程度大于暑热症。
养生贴士
多晒太阳,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。
多吃些健脾胃、补中益气的食物。
起居调养
精神调养
处暑后,昼夜温差变化较大,要留意早卧早起,中午小憩,有利于气血流通,保证良好的睡眠,以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
饮食调养
处暑养生,饮食应遵循“秋冬养阴”、“无扰乎阳”的原则,饮食宜清温平淡,多吃滋阴润燥、益气养阴的食物,如百合、淮山、豆浆、鸭肉、蜂蜜、鸭蛋、荠菜、白木耳、鸡肉、猪肺、草鱼、鲫鱼等。
宜食酸收、消食、固肾、健脾、益气的食物,如山药、栗子、莲子、芡实、冬瓜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绿豆、西瓜、鸭肉、鲫鱼、鲤鱼、草鱼、麒麟菜、芹菜、太子参、石斛等。
药膳可供选择“茯苓糕”:茯苓50克,山药100克,面粉200克,白糖300克,粳米500克,桂花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