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加热熟的粽子?蒸多久才能达到最佳口感?
熟的粽子要先蒸上12-15分钟,再等6-8分钟。
蒸粽子之前要注意:
1.粽子在加热过程中,最好用湿布把粽子包起来,这样粽子才能使其更加清爽可口。
2.每次加热前,要把包好的粽子放置在一容器内,温度最好不要超过50摄氏度,否则会把粽子烫坏。
3.还可以将粽子在干净的锅中加热,一般加热需要5分钟左右,中间要摇晃几次,使之均匀受热。
4.在炒粽子的时候,如果没有任何油,可以将热油加热至到6-7成热,但也不要完全烫熟。
5.蒸粽子的时候,最好用厚些的蒸锅,这样能减少粽子水分流失。
蒸粽子虽然营养价值很高,但在蒸煮的过程中要注意:
1.糯米在蒸煮过程中不宜经常翻动,一般在锅中的压力为15—20分钟左右即可,而高压锅则需要20—25分钟左右。
2.蒸粽子的时候不要加碱,否则会导致粽子出现夹生情况,当糯米被碱化后,会生成一种叫皂碱的物质,不仅使粽子颜色变暗,而且会有一股怪味。
3.在制作粽子时,如果在水中放入过多的糖,也会使粽子变得又咸又涩。
4.粽子含有大量的馅料,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,吃多了对身体是有伤害的。
5.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再放入粽子,并且浸泡时间不能太长,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,煮到粽子变软,没有粽叶的清香味为止。
6.粽子一定要在端午节前后,否则会影响食欲。
蒸粽子的营养价值
粽子又称“角黍”,是用糯米蒸煮而成,味道香甜可口。
最早是屈原的传说,其来历可见一斑。
粽子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,只要将新鲜的糯米蒸煮而成即可。制作方法简便,所以深受我国人民喜爱。
在端午节之前,古人都会将粽子作为正餐的食材来招待客人,为人们表示慰藉,同时也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休息和工作的时候。
在此,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可谓花样繁多。
例如,喝汤煮粽子。
在粽子的制作过程中,也可以作为主食来摄入热量,有着极好的饱腹感。而且,汤的热度适合吸收粽子中的营养,让粽子的味道更佳。